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10月17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产业数字金融发展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研讨会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组委会主办,河北省数字金融产业园承办,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任学术指导单位,民革河北省委会经济委员会、数字金融合作论坛、深圳香蜜湖国际金融科技研究院协办。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会邀请到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政协原主席夏德仁,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国家开发银行原行长、广东省原副省长欧阳卫民,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原副会长、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助理张慎峰,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吴晓求,现场参会并作主题演讲。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河北省委会主委何秉群,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助理袁源,民革河北省委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河北金融与民间资本商会会长、河北省数字金融产业园负责人郝旭,出席会议并讲话。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研讨会汇聚了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上市公司、科技公司、高校智库等政企学研多领域代表,旨在通过挖掘数字金融发展与产业数字化发展之间的结合点,借助数字技术的进步,共同探讨准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发展的路径,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研讨会现场,多位专家强调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颠覆性影响。夏德仁表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猛,但金融体系适配性仍显不足。他呼吁深化金融改革、打通数据壁垒、探索新监管模式,并特别肯定了河北省发展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应用的决心。
陈文辉聚焦保险业转型强调,AI是产业数字化的核心动力,保险业需加速数智化战略,挖掘数据价值,同时警惕AI幻觉、算法歧视等风险。
欧阳卫民表示,金融发展史是技术应用史,培育以AI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PE)等股权融资支持,并深入分析了金融与科技的相互赋能关系。
李礼辉提出,产业与金融关系正从“居高临下”转向“双向奔赴”,AI应用场景驱动双方需求交互同频,但创新必须筑牢安全可信的基石。
吴晓求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论视角出发,他提到,技术进步依赖文化包容与制度保障,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在于“激励”创新。他建议重构资本生态链,资产端侧重科创企业,制度端需加重违法处罚以优化市场环境。
张慎峰通过大量实体企业、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的创新案例,剖析了产业数字金融的核心理念与实践经验,强调需多方协同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深化金融与产业链接。
研讨会上同时举办了“金融数字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历史性交汇——机遇与挑战”圆桌会议。中国工商银行河北省分行风险官崔晓波、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德云、恒银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汤志江、华为金融云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刘创、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所长吴起涤,就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与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相结合、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制度建设、构建与数字金融发展相匹配的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河北省数字金融产业园”项目成果也同步在研讨会上发布。据了解,河北省数字金融产业园项目位于石家庄市长安区,项目总投资额约11亿元,总占地8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力求打造“石家庄产业金融赋能中心、河北省数字金融创新典范”,呈现数字金融服务新生态。
郝旭表示,全球产业体系与金融格局正经历深度重构,产业数字金融已成为国家间战略博弈的新焦点。以数据为纽带,推动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是实现精准风险定价与高效资源配置的关键。随着技术迭代加速和制度环境优化,产业数字金融将在未来三年迎来关键发展期。
CIS
